生物多样性保护学院朱家颖教授课题组以黄粉虫为研究对象,在2022年11月以专刊(7篇论文)形式在昆虫学领域的经典老牌SCI源期刊《Archives of Insect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111卷3期)上发表甲虫基因组研究结果。
黄粉虫作为一种被广泛研究的甲虫,由于易于饲养繁殖,便于实验控制,具有很强的系统性RNAi反应,可开展高效CRISPR基因编辑,已作为理想的模式生物用于研究昆虫生理学、免疫学、生态学、进化生物学等相关领域的科学问题。
生物多样性保护学院朱家颖教授课题组以该模式物种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其基因组以及大规模转录组,对其基因组进化以及基因功能开展了研究,并利用该模式物种来研究天牛、小蠹虫等重要林业害虫的寄生蜂毒液生理功能及其作用机制。其中,有关该模式物种基因组编码的Wnt、丝氨酸蛋白酶及其同源物、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解毒代谢和几丁质合成代谢相关基因的进化模式以及潜在功能研究结果,于2022年11月以专刊形式在《Archives of Insect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111卷3期)上发表。(来源:生物多样性保护学院/文/图:朱家颖/审核:杨松/复审:李颖/责任编辑:朱皓天)